复制

ㄒㄧˊ

木部 共17画 左中右结构 U+6A84 CJK 基本汉字

木部

17画

13

左中右结构

形声字

SRYT

DHSK

FNSM

48940

2907

4713

U+6A84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点、横、横折钩、撇、撇、横、撇、捺

𣜥

檄字概述

纠错

〔檄〕字拼音是(xí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檄〕字是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敫”,五行属木。

〔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檄文。

〔檄〕字仓颉码是DHSK,五笔是SRYT,四角号码是48940,郑码是FNSM,中文电码是2907,区位码是4713

〔檄〕字的UNICODE是U+6A8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268,UTF-32:00006A84,UTF-8:E6 AA 84。

〔檄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212

〔檄〕字异体字是𣜥

檄的笔顺

纠错
Loading...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檄的意思

纠错

ㄒㄧˊ

基本解释

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:“此臣之所谓传~而千里定者也”。~文。羽~。~移(文体名,“檄文”与“移文”的合称。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;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本义:檄文。

2.同本义。

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;

太祖得书,便命移檄。 —— 《英烈传》制府檄下。 —— 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所有文檄,幕下儒生设意修词(“文檄”即檄文。古代用以征召、晓喻或声讨的文书)。 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奉檄守御。 —— 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传檄(传布檄文);羽檄(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)

3.泛指信函。

letter;

使君子年善?来檄可求。 —— 王安石《寄丁中允》

动词

用檄文晓谕或声讨。

announce;

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。 —— 《儒林外史》檄其人士,于政治宗教,皆欲有所更革,顾终不成。 —— 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

檄调(行檄调动);檄委(用檄文晓谕、托咐)

檄字的翻译

纠错
  1. call arms; urgency
  2. anordnen, gliedern
  3. déclaration de guerre

檄的国语辞典解释

折叠 展开

ㄒㄧˊ

详细解释

古代用于征召、声讨等的官方文书。

《史记•卷九二•淮阴侯传》:“今大王举而东,三秦可传檄而定也。”《文选•曹植•白马篇》:“羽檄从北来,厉马登高堤。”

用檄文饬令、告知等。

《聊斋志异•卷一一•王者》:“于是急檄属官,设法补解讫。”《儒林外史•第五回》:“汤知县把这情由细细写了个禀帖,禀知按察司。按察司行文书檄了知县去。”

檄的两岸词典解释

折叠 展开

ㄒㄧˊ

详细解释

1.古代用于征召、声讨(敌人)或昭示(百姓)等的官方文书;今指批判性的声讨文章。

檄文、羽檄。

2.用檄文征召、声讨或晓喻。

严檄诸将。

檄的字源字形

纠错

檄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印刷字体 广韵

檄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印刷字体 增韵

檄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檄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檄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